首页

国产午夜暗香

时间:2025-05-26 07:20:27 作者:2024浙江科技人才发展指数发布 浏览量:17782

  中新网杭州5月24日电(鲍梦妮)24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联合浙江省委党校“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在杭州发布2024浙江科技人才发展指数(下称“指数”)。

指数发布现场。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供图

  据悉,指数聚焦“规模、结构、效能、环境”等4个维度,由研发人员数、战略科学家指数等15个二级指标组成,数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省设区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浙江省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及省级相关部门协同,数据年份为2023年度。

  指数显示,浙江头部城市的人才集聚能力表现出明显优势,结构性差异短期内仍将持续存在,各地人才转化能力与产业结合深度成为效能分化的重要因素,科研基础条件与体制机制协同水平成为影响环境指数的支撑要素。

  具体来看,浙江11个设区市科技人才发展指数呈3级梯队分布。杭州、宁波、嘉兴处于第一梯队,温州、绍兴、湖州、金华和台州位于第二梯队,衢州、丽水和舟山处于第三梯队。从位次变化情况看,绍兴、丽水较上年各提升1位。该省的区域差距依然存在,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位次回升,区域人才格局仍具可塑空间。

  从分项指数上看,在规模维度,浙江人口承载力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在人才总量扩张上优势明显,局部区域通过政策驱动实现较快突破;在结构维度,具备高教资源、科研平台和产业协同优势的区域,更易形成高层次人才集聚格局;在效能维度,部分制造业强区和新兴工业基地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协同方面成效初显;在环境维度,科技投入强度高、制度供给完善的地区,营造了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环境。

  指数还显示,浙江各地人才活力涌现出一大批特色亮点。例如杭州以“三定三评”人才分类认定为主线,打造“一体两翼”人才支持体系;衢州依托浙大衢州“两院”,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湖州吴兴区推出“顶天立地”政策矩阵,构建分层分类人才支持体系。

  “由此可看出,浙江各地人才工作创新突破与务实举措交相辉映,呈现亮点纷呈、蓬勃向上的生动局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俞锋华表示。(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际观察)暴力骚乱持续 英国经历“不满之夏”

这则微博短文却引起浙大中西书院院长刘东的注意。向上级请示后,刘东遂与老友徐泓联系,着手对接捐书事宜。去年12月,徐泓赴浙大开讲座,顺带参观了中西书院为其藏书准备的善本书库,甚是满意。当月28日,他在微博上向浙大与刘东表达谢意,并感叹“真是生平一大幸事”。

中新人物丨她成为科学家后,不想只当科学家

广州9月12日电 (记者 孙秋霞)广州是传统的岭南中医药中心,荔湾的中医药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名医辈出。近年来,荔湾聚焦中医药领域精准发力,围绕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生产制造、中医药特色、人才集聚等方面给予支持,推进荔湾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

大国外交·习主席的文化交流足迹丨“高山之国”,给习主席印象“美好而深刻”

“内容很翔实,有理由、建议,甚至有网民还提出了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出台时机等,想得非常周全。”黄守宏说,在留言的网民中,最大的82岁、最小的12岁。

数据图解丨工信部:1—2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增8.1%和11.1%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校长徐国华表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教育理论研究、师范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结合企业在“人工智能+教育”上的创新技术,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搭建实践应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平台,组建产教融合团队。

中国台湾女演员姬天语:没想到国剧影响力可以这么大

在建设工程领域,加强民生项目援建。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作用,以惠民众、利民生、通民心为合作目标,助力共建国家解决设施落后、技术缺乏的难题。如,为白俄罗斯国家体育场、卡塔尔多哈商务中心等文化、教育、体育设施项目提供维修改造前的检测鉴定服务,共同营造发展机遇和空间。

相关资讯
广东广州:强降雨致多地被淹 消防转移被困群众

意见》主要包括9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主要是提出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路径。第二部分为健全全面参与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从发挥组织动员优势、拓宽社会动员渠道、提升应急动员能力等3方面提出了要求,旨在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提升我国志愿服务动员能力。第三部分为健全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明确了丰富供给内容、推进供需对接、提升服务质效等3方面任务,旨在拓展服务领域,加大供给力度,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服务。第四部分为健全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体系,提出了壮大队伍力量、加强组织建设、提高能力素质等3方面措施,旨在建设数量充足、领域广泛、构成多元、服务有力、规范有序的志愿服务队伍。第五部分为健全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阵地体系,对完善站点布局、提升服务功能、推进数字化建设等3方面作出部署,旨在为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撑。第六部分为健全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提出了厚植志愿文化基础、营造志愿文化氛围、增强志愿文化自觉等3方面任务,旨在推动形成全社会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第七部分为健全坚实有力的志愿服务支持保障体系,突出了完善发展政策、注重权益保障、强化激励褒奖、提供法治支撑等4方面工作,旨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第八部分就构建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扩大国际影响等2项具体举措,旨在促进国际志愿服务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第九部分强调加强组织领导,主要明确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建引领、统筹协同推进等3方面要求,强调切实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统筹协调,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热门资讯